山东泰丰液压股份有限公司.

二通插装阀 插装阀 油缸 剪板机阀组 折弯机阀组 液压站 电磁阀 球阀 插...

全国服务热线:

138537992687

搜索中心

     
联系我们
  • 山东泰丰液压股份有限公司.
  • 联系人:周慧
  • 电话:0537-2718338
  • 邮件:2563264852@qq.com
  • 手机:138537992687
  • 传真:0537-2718308

详细资料

新闻中心

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方是破局关键

浏览次数:5  发布时间:2017-06-28  返回列表

 近日,以“让世界爱上中国造?自主创新”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。据悉,本届论坛会旨在探讨中国制造的未来之路,打造制造业版的“达沃斯论坛”。论坛吸引了众多中国企业界精英、知名专家学者、相关协会负责人、资深媒体人等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中国制造业的机遇与挑战,为中国制造业谏言。论坛上,多位专家都直言,中国制造“大而不强”的现状依然明显,掌握核心的关键性技术才是破局的关键。

   现状:中国制造优势依然停在价格上,面临“大而不强”的瓶颈

论坛上,国务院参事张纲给出了一个制造强国战略的研究报告,该报告是从2013年开始由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信部、质检总局联合制作,列出了制造强国四项一级指标:规模发展、质量效果、结构优化、持续发展,在四项指标里面,美国鹤立鸡群。德国和日本尾随其后,位列制造业第二阵营,而中国和其他国家还在第三阵营,并且与第一、第二阵营存在着明显的差距。“以2013年为例,中国商品有近80%是以价格优势来赢得竞争的,而德国、日本等发达国家,质量优势赢得竞争的比例高达56%,甚至是65%。”张纲表示,目前的中国制造的优势依然还在价格上。

去年,《中国制造2025》上升为国家战略,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参与起草的《关于制订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建议》推动了《中国制造2025》的出台。在他看来,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主要问题之一,是缺少核心的关键共性技术。柳百成院士认为,所谓关键共性技术可以用“四基”来概括:高端装备所需的关键基础原材料、关键基础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,先进基础工艺缺乏广泛应用,基础技术支持没有保障。“工程院制作的战略研究报告就认为,这‘四基’是制约我国工业由大变强的症结所在,制约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全球竞争力的瓶颈所在。”柳百成说。

广告

版权所有:Copyright © 2025 山东泰丰液压股份有限公司.. 电话:138537992687

地址: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海川路66号 访问量:1839 技术支持:亿企商贸